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此穴为阳明脉气所发,在头部额角人发际处,维系于头,故名头维。
阳白穴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今日介绍砭石的作用之一疏通经络。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处于气血畅通、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在患病情况下,则气血不畅、经络壅滞、脏腑失调、阴阳失衡。砭术的疏通经络作用以刮法、擦法、熨法为最直接的操作手法。
手太阴肺经经脉,起始于中焦胃部,这里是化生水谷精微的地方,是后天之本。肺经向下联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贲门,穿过膈肌,隶属于肺脏。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一直被炎黄子孙继承并流传至今,通过中医的各种疗法,治好了医学上各种疑难杂症,以及普通的常见病。在医学界中都起到不同凡响的效果。
砭石经络棒是根据人体左右手的特点而设计的中医养生用具。砭石经络棒不仅依靠手法的机械力作用,更重要的是依靠砭石本身的作用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宁心安神。
针炙是中华民族的重大发明,大量古籍记载了关于针炙起源的传说,有的说太旲伏羲氏发明针砭治病技术,有的说是黄帝创立了砭炙之法。
经外奇穴包括:四神聪、印堂、鱼腰、太阳、牵正、安眠、子宫、三角灸、定喘、夹脊、胃脘下俞、痞根、腰眼、腰奇、肩前、肘尖、二白、落枕、八邪等
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内眼角(睛明),向上行于额部(攒竹),距正中线1.5寸向后行,与督脉在百会相交。
足厥阴肝经穴位的主治病证是:肝病,妇科病,外生殖器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