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背毫毛部(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砭石,离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至小腹,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的后方,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鼻咽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会合于头顶。
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阳肺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的主要病候是:腰痛,胸部胀满,打嗝,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
足厥阴肝经穴位(砭石使用结合穴位效果更佳,详情请看砭石养生栏目)的主治病证是:肝病,妇科病,外生殖器病以及经脉(砭石使用结合穴位效果更佳,详情请看砭石养生栏目)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肝经共有14个腧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1í)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本经腧穴具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熄风镇惊、调和脾胃、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请进入砭石养生中的砭石医案栏目浏览更多内容)。主治少腹痛、胁痛、疝气、小便不利、遗精等肝肾疾病(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月经不调、崩漏等妇科疾病;腹胀、腹泻等脾胃疾病;癫狂、咳喘、咽痛等心肺疾病。
足厥阴肝经循行示意图
(1)大敦(LRl) 井穴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①经闭、崩漏、阴挺。②疝气、遗尿。③癫痫。
(2)太冲(LR3) 输穴,原穴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歪。②癫痫、小儿惊风。③疝气、崩漏、月经不调、遗尿。④下肢痿痹。
(3)中封(LR4) 经穴
【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疝气、遗精、小便不利、腹痛、内踝肿痛。
(4)膝关(LR7)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主治】膝髌肿痛、下肢痿痹。
(5)曲泉(LR8) 合穴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阴痒、带下。②遗精。③腹痛、小便不利。④膝痛。
(6)章门(LR13) 脾募穴,八会穴——脏会
【定位】在侧膜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①腹胀、泄泻。②胁痛、痞块。
砭石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腹胀:
1、砭石感法:每晚临睡前,用砭石在脐中央神阙穴用感法3-5分钟
2、砭石划法:用砭石划任脉之气海、关元、中极穴至曲骨穴处止。更多内容《砭之数法健运脾胃治疗腹胀》
(7)期门(LR14) 肝募穴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胸胁胀痛、乳痈。②腹胀、呕吐。
[进入“砭术基础”栏目,了解砭术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标签:砭石养生 足厥阴肝经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