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名词解释(1)至阳。至,极也。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筋缩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督脉络脉所传之热而化为天部阳气,穴内气血为
位置:肝俞穴,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名解: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夜盲症、近视等。配太冲主治胁肋疼痛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转变,工作压力增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胆结石与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二者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重者病情凶猛,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升级,许多更年期女性不仅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也很紧张,尤其性格内向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心身疾病,胆囊炎就是其中一种“忍”出来的心身疾病。
足少阳胆经,起于外眼角(瞳子髎),上行到额角,下耳后(风池),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经天容),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会大椎,经肩井,会秉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足少阳胆经穴位的主治病证是: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结石不可轻视。我国很多中老年人在体检时,通过“B超”而发现了胆石症。一般都感到惊奇:平时好端端的,毫无不适之感,怎么会有胆结石呢?其实,这就是“无症状胆石症”。
针对中老年多发的胆囊疾病,专家也给出了一套完整的用砭石治疗的方法,可以辅助治疗和预防胆系疾病。
胆囊炎发病率较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又可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疾病,通常由病菌感染所引起。本篇将介绍胆囊炎的病因病机及砭石调理手法,砭石疗法简单易学,大家可以了解下。
胆囊炎症状为腹胀、腹痛、胃热、恶心,是胆囊纤维组织增生,病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