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据国际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病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在我国现有的约500-600万的中风患者中,75%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左右的属于重度致残者。专家表示:不调动人们预防中风的积极因素,会使健康处于被动的状态,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中风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它有两个高发期,一个是严冬,一个是酷暑。研究表明,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