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疗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中医保健、中医养生、中医理疗学的一项重大发明。在古砭石疗法和民间石疗的基础上,针对现代人的特点推出砭术的基本方法——砭术十六法。
本视频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导——沈紹功教授于2010年6月作客山东电视台“养生”栏目播讲。视频栏目叫做《会治病的石头-砭石》,共18期。沈紹功教授根据不同疾病分期讲解砭石疗法,本视频为《会治病的石头-砭石》(十六)期:面部色斑的砭石疗法
本视频是有山东卫视频道“养生”栏目播出的《会治病的石头之前列腺炎的砭石疗法》,主讲为沈绍功教授。沈绍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40余年来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曾任急诊科主任,基础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梁门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胸腹部穴位之一。梁门穴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梁门穴图如下)。《针灸甲乙经》:“腹中积气结痛,梁门主之。” 梁门穴在中医学上主要用来调理食欲不振、胃痛、呕吐等胃病。
砭石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稀土和微量元素的微晶石灰岩。普通刮痧板刮拭人体一次可产生350次左右的超声波脉冲,而泗滨砭石刮痧板每刮一次可产生3700余次超声波脉冲,相较普通刮痧板来说砭石刮痧板对人体效果更佳。通过人体十四经穴位的刮拭,经临床验证,可调理多种不同的常见疾病。
女子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健康及养生,较男人更加依赖于气血的运行。砭石的应用可以添补女子所需的气血。
本视频为山东电视台“养生”栏目播放的《会治病的石头-砭石》(十七)期:健忘症的砭石疗法,主讲嘉宾是沈绍功,40余年来沈绍功教授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
砭石疗法是人类为了生存与疾病痛苦作斗争,在石器时代用石片切皮排脓,历经几万年,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发明,上古诸子百家中记述以石即砭石治疗痛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古名医俞拊用砭石一拔,见病之应。马王堆《帛书•脉法》记述“以砭启脉”发现静脉和足臂十一脉中齿脉、肩脉和耳脉治疗特定部位的疾病。《汉书•艺文志》记有砭石专著《石神》早已亡佚。
《素问•异法方宜论》以砭石为首,针、炙、药、导引按跷五大支柱构筑中医殿堂。但东汉华佗精通针、炙、药,发明麻沸散,开展外科手术,创五禽戏,惟独没提砭石。汉代以后砭石在医学书籍中消失,在古籍中均无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发掘古遗址、古墓,出土从石器时代到汉代形态、大小、功能和用途不同的砭石,证实在上古时代确实存在砭石。东汉学者服虔:“季世复无佳石,故以铁代之耳,”是砭石失传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