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以脊柱或全身关节僵硬、疼痛为主要表现。通常起自后背下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到脊柱上部、胸部和颈部,较后关节和骨头(椎骨)可以长到一起砭石,互相融合,使得脊柱变得僵硬,不能屈伸。典型病例X线示骶髂和脊柱关节明显破坏,后期脊柱呈竹节样变化,其他关节如髋、肩、膝或踝关节也可以发生炎症。本病多发生于16~40岁的青年人,以男性多见。5%的患者发病于儿童时期,男孩多于女孩。当儿童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时,症状(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多起于髋、膝、后跟和大脚趾,以后逐渐发展累及脊柱。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慢性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因人而异。早期诊断、正规治疗(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有助于控制本病造成的疼痛和强直,并减轻或防止严重畸形。
本病属于中医“骨痹”、“肾痹”范畴。《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由于禀赋不足或素体虚弱,肝、脾、肾亏损,三邪入侵督脉——脊柱而发病。
【病因病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基因和遗传是一个肯定的因素。现代医学研究已经发现在90%的患者中发现了一种基因HLA-B27,此基因与发病有关,但是,除了HLA-B27基因还有别的因素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近来的研究关注在可能影响强直性脊柱炎的几种细菌上,但尚未发现明确的特异性的感染病原体。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典型症状
发病缓慢,病程长久,发展与缓解交替进行。腰部僵硬及疼痛,劳累后加重,逐渐出现背痛或束带样胸痛,继续发展可出现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
后期脊柱强直,呈驼背畸形,疼痛消失。部分患者有虹膜炎,引起复发性眼痛及视觉障碍。活动期以疼痛和发僵为主,可伴有食欲减退、乏力、低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二)重要体征
1.脊柱僵硬及姿势改变:早期腰椎活动度减少,晚期脊柱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制,甚至脊柱活动完全丧失,脊背呈板状固定,严重者呈驼背畸形,两眼不能平视。
2.胸廓呼吸运动减少:胸部周径扩张度小于3厘米,严重时可见完全消失。
3.按压或旋转骶髂关节引起疼痛,是骶髂关节炎的可靠体征。
4.周围受累关节肿胀、积液、红、热,压痛阳性,活动受限,晚期可出现骨性强直、关节畸形。
5.在大转子、坐骨关节、髂骨嵴、耻骨联合、跟骨关节等肌腱附着点红、肿、热,压痛阳性,晚期可触及局部骨性粗大畸形。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90%以上患者HLA-B27阳性。患者多有贫血。早期和活动期:血沉增快;抗“O”滴度不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淋巴细胞组织相容抗原阳性。
2.X线检查:双侧骶髂关节变化是早期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早期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见致密,关节间隙加宽;中期关节间缝狭窄,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与软骨下骨质呈锯齿状;晚期关节间隙消失。脊柱X线片早期见骨质疏松,中、晚期出现小关节模糊及小关节融合,关节囊及韧带钙化、骨化,脊椎间骨桥形成呈“竹节”样变,出现驼背畸形。
【砭石治疗】(图52)
(一)用加热砭石在患者督脉部位(根据病情可选骶髂、腰部、胸椎部位或颈椎部位的相应穴位(砭石使用结合穴位效果更佳,详情请看砭石养生栏目)为中心放置加热砭石)做温法操作(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30分钟为宜。
(二)用砭石在患者背部沿脊柱两侧用滚法、揉法,上下往返治疗10分钟。并用砭石沿脊柱按压,按压时配合患者呼吸,呼气时下压,吸气时放松。
(三)用砭石拨、按两侧膀胱经经穴,以及秩边、环跳、居髎等穴位。
(四)用砭石在肩颈部作滚揉治疗10分钟,点按风池、风府、肩井等穴位。
(五)用砭石垂直推擦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热透为度,结束治疗。
图52 砭石压法
【护理与预防】
(一)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
(二)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湿邪侵袭。
(三)适当休息,避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
(四)保持良好的生理姿势,宜卧硬床板,低枕或不用枕睡眠。
(五)坚持功能锻炼,充分活动各关节,定时做深呼吸、扩胸、挺直躯干等运动。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砭石调理 砭石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