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前后各种病症也叫“更年期综合征”。在妇女绝经前后出现诸症为重点表现。
一方面生理上的变化有卵巢功能的衰退,分泌雌激素和排卵逐渐减少并失去周期性,直至停止排卵;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素过多雌激素的靶器官如阴道、子宫、乳房尿道等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在围绝经期出现月经不规则、潮热多汗、心悸、尿频尿失禁、阴道干燥、性欲减退睡眠差、骨质疏松及身体发胖等一系列生理现象。随着生理的改变妇女还可出现一些心理上不适反应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多疑、多虑和抑郁等虽然更年期通常自然发生,但是它可能因卵巢外科切除手术引起(这叫作外科手术性更年期)。从癌症调理造成的卵巢功能衰退也能引起更年期例如化学疗法或者放射调理。
另一方面在社会关系方面,围绝经期妇女面临一些社会问题如职业困难、离婚父母疾病或死亡、孩子长大离开身旁等,这一切都给她们带来精神压力在一定成程度上干扰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工作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她们常觉得自己变老了不喜欢参加公共活动,对家人容易发脾气。出现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很容易导致家庭矛盾,甚至危及妇女的健康。
【临床表现】
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心悸、烦躁易怒、浮肿便溏,皮肤燥痒以及性格改变。
【病因病机】
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较后消失。西医认为此时植物神经发生紊乱。中医认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因此,肾气始衰,精血不足,冲任亏虚或心肾不交导致诸症。
【诊断】
阴道、子宫不同程度的萎缩,宫颈及阴道分泌物减少。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显示雌激素水平不同程度的低落,血清垂体促卵泡生成素(ESH)水平增高而雌二醇(E2)水平下降,对本病有诊断参考价值。
【辨证】
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
【调理】
1.治则:交通心肾,滋阴助阳,益肾健脾养肝。
2.基本操作及处方
a.循华佗夹脊双侧划法;
b.背部膀胱经循经刮法;
c.腿内侧足三阴经砭震振法;
d.中脘、肓俞、气海、关元、印堂、太阳、百会、大椎、风池、太溪、三阴交点压。
3.加减
胸闷、气短、心悸重者加鸠尾守法;头晕易怒加百会、四神聪守法;盗汗、口干舌红加太冲、涌泉点压;下肢浮肿加足踝部砭石珠串守法。
4.方义
中脘为任脉穴位,交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畅通四路,调畅气机;肓俞、气海、关元在腹部通任脉及肾经;印堂、太阳、百会、大椎、风池以头项部调节督脉以通阳;太溪为肾经原穴,补肾效佳;三阴交是妇科要穴,可补足三阴经脉,健脾、疏肝、益肾。
【医案举例】
章女士49岁报社编辑2000年6月
月经紊乱,先后不定期。心烦、口渴,烦躁易怒,潮热面赤及颈,汗出阵阵,时如雨下,双胁胀痛,腰痛欲折,膝足浮肿,失眠烦热,心悸气短。见旧友则哭诉往事。脉沉而弱。
西诊为更年期综合征。
辨证:心脾肾虚,肝郁气滞。
立法:补益心脾肾,疏肝理气。
砭术调理:上肢手厥阴、手少阴经筋刮及拨法;内关、曲泽、少海拍法;心俞、脾俞、肝俞先点压后刮法;肩井、委中、三阴交叩法,两胁肋骨下缘横擦法。下肢足厥阴经、足太阴经刮法;命门、八髎熨法。每次50分钟,每周2次,调理3次后,诸症渐轻。调理2月余,月经周期、色量正常,患者精神饱满,诸症全消。[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女性健康 更年期综合症 砭石调理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