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虚证
多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砭石,重病、久病之后元气耗伤,年老体弱元气自衰而致。症见神疲乏力,面色淡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自汗出,稍事活动则气促而喘,舌淡、体胖嫩有齿痕,脉细弱无力。
治宜培元补气。
基本操作(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气海、关元振法;膻中守法。
本气虚证指全身性气之不足证,各脏腑气虚证参考有关章节。
(二)气陷证
气陷即气虚下陷,也属于气虚证的范畴,但较一般气虚证为重。由于中气不足而致病。症见久泻、久痢不休,遗尿,崩漏不止,腹部坠胀,内脏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舌淡,苔白,脉沉弱无力。
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基本操作:取百会、中脘守法;神阙、气海振法。
(三)气滞证
气滞指身体某一部位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属实证范畴。症见局部胀闷而痛,胀多痛轻,痛无定处,嗳气呕逆,喜叹息,女子则乳房胀痛,月经失调。舌苔薄黄,脉弦或涩。情志不舒时病情加重,嗳气、矢气后则病情减轻。
治宜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基本操作:两胁及中脘部施以振法;取相关经筋拨法。
(四)气逆证
正常生理肺胃之气以降为顺。若肺气上逆,会出现气逆咳喘;如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1.肺气上逆
治宜宣肺调气
基本操作:膻中守法;太阴皮部刮法。
2.胃气上逆
治宜理气和胃
基本操作:中脘守法,膈俞、胃俞点压。
[进入“砭术基础”栏目,了解砭术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标签:砭术 气病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