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
痰饮的成因为外感寒湿、饮食不当或劳欲所伤,以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全身,津液停积为患。
【诊断】
根据四饮的辨证分型和临床症状(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有关检查砭石,如胸部X线及B超探查表明有胸腔积液,胸水常规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量大于2.5%,细胞计数以淋巴细胞为主,有助于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胃镜检查胃黏膜有炎症、充血、糜烂、或有腺体萎缩,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有助于慢性胃炎的诊断。有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肺毛细血管嵌楔压(PCWP)增高,或颈静脉压增高,有助于左心衰或右心衰的诊断。尿常规检查有血尿、蛋白尿、尿沉渣发现有多量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有助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
【辨证】
1.痰饮
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
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3.溢饮
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支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
1.治则:行水消饮,温阳化气。
2.基本操作(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及处方
(1)痰饮
a.中脘振法;
b.足阳明经循行沿线刮法;
c.足三里、伏兔点压。
(2)悬饮
a.胁肋自日月经章门至京门刮法或擦法;
b.胃俞至脾俞太阳经熨法;
c.自身柱至悬枢砭磙滚法。
(3)溢饮
a.秉风、天宗、云门、中府点压;
b.上肢内侧前缘手太阴经及中线手厥阴经砭震振法;
c.下肢内侧前缘足太阴经及足厥阴砭震振法;
d.手腕部、足踝部使用(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砭石珠串守法。
(4)支饮
a.背部太阳皮部遍刮法;
b.胸胁擦法;
c.上肢手太阳、手阳明经循行沿线拍法;
d.中府、尺泽、孔较、列缺点压。
3.加减
胸腔积液加手足少阳经振法;背部肺、心俞部位熨法;心功能不全加膻中、鸠尾守法;肾小球肾炎加命门、八髎熨法。
4.方义
本病症取饮停部位施治,就近取穴,相应取经。
【医案举例】
刘先生 69岁 退休工程师 1999年1月
曾从事煤炭工程设计,中年时常在煤矿井下工作。1998年10月突然发高烧,胸腔积液。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断为中心型肺癌。协和医院就诊抽胸水数次,西医认为无法再抽,遂请中医调理。
初诊,观患者消瘦,身高1.85米,体重60公斤。经家属搀扶免强移步。气喘咳嗽,语声低微,时断时续。纳差、眠差。听诊:啰音、哮鸣音同时出现。双胁肋骨外掀严重。舌淡,苔白腻,脉虚。
辨证:悬饮
立法:通络除饮、消积化水。
砭术(相关链接:《砭石使用》)调理:太阳皮部通刮法,肩井叩法,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百虫窝点压,尺泽、曲泽点压加拍法。每次60分钟,每周3次。1次调理后,纳食增多,自觉有力,咳嗽喘息渐轻,3次调理后无需家属陪同自乘出租车来诊室。6次调理后自己乘公交车就诊。听诊哮鸣音减轻,双胁恢复正常位置,体重增加。调理15次后,听诊无啰音及哮鸣音,体重增至82公斤,患者能骑自行车10公里以上。遂回到协和医院复查:胸水已消,B超:心肺正常。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砭石 痰饮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