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患肢末端冷痛麻木,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属中医的“痹证”、“脱疽”症状(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表现。
【病因病机】
西医学认为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而致肢体发病。中医学认为素体脾肾阳虚加之外因寒湿之邪侵入造成脉络闭阻,或蕴热壅滞经络而成。
【诊断】
临床上本病分为三期:Ⅰ期(局部缺血期):患肢痠痛砭石,麻木,发凉,怕冷,喜温,遇冷加重疼痛,轻度间歇性跛行,短暂休息后缓解。患肢肤色苍白,缺乏肤润感,温度低于正常肢体,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小腿出现游走性红硬索条。
Ⅱ期(营养障碍期):上述Ⅰ期诸症加重,并出现静息病,疼痛剧烈,不能安卧,步履艰难、乏力。患肢肤色由苍白转为暗红,可见游走性红斑、结节或硬索,趾甲肥厚、生长缓慢,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病程长者肌肉萎缩。
Ⅲ期(坏死期):诸症加重,患肢疼痛剧烈难忍,皮肤紫暗而肿胀,趾(指)端发黑、干瘪,溃破腐烂,创面肉色失去鲜活,或有发热。
超声多普勒、血流图、甲皱微循环、动脉造影、X线摄片等检查有助于了解动脉血管闭塞的程度。
【辨证】
寒湿阻络,气滞血瘀,热邪入脉。
【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
1.治则:温经散寒,通络活血,疏理气机,重振经脉(砭石使用结合穴位效果更佳,详情请看砭石养生栏目)。
2.基本操作(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及处方
a.关元砭震振法;
b.神阙守法;
c.膈俞、脾俞、三焦俞点压;
d.血海、阳陵泉点刺;
e.足三里、三阴交先点刺,后以该穴为中心,外延周围一寸左右刮法;
f.患肢磙滚法;
g.八髎熨法;
h.膀胱经全程砭震振法(除头部以外);
i.百会守法。
3.加减
热毒盛者加曲池、委中点刺,加大椎周围刮法;脾虚重者加在脾之大络施行滚法;肾虚重者加命门守法,坏疽形成者加患部守法。
4.方义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调补脾、肝、肾以养血补阴;神阙益气养任,血海配阳陵泉之筋会以化瘀疏筋止痛;足三里、三阴交配合以调和阴阳。八髎温阳,百会改善周身血液循环状况,活血消疽。
【特别说明】
本病症的Ⅰ期在砭术(相关链接:《砭石使用》)调理中以活血化瘀为主,使血行以营养全肢,贯通经脉,不仅止痛,还有在短期治愈的可能。特别关注患肢出现的游走性红硬索条,使用(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砭板薄边在索条部位施以刮法,能有效地使之逐渐散开消化。必要时应用砭震大面积施以振法,加速消除症状和索条。Ⅱ期要注重培本以生肌,可结合内科有关病症(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加强调理,例如增加调理时间,加大手法力度等。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砭石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