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月经来潮前和月经期间小腹疼痛,坠胀,甚至晕厥。疼痛可放射至两胁、腰骶部、股内侧、肛门处。
【病因病机】
冲任不和,肝肾不足砭石,使脉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情志不调、肝气郁结、寒湿之邪侵入均会导致痛经。
【诊断】
妇科检查,盆腔B超扫描和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辨证】
寒凝湿滞,气滞血瘀,气血两虚。
【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
1.治则:祛寒燥湿,理气活血,补气养血。
2.基本操作(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及处方
a.神阙部位指振法;
b.十七椎点压,守法;
c.三阴交、地机点压。
3.加减
a.寒凝重者加关元、水道熨法;
b.气滞重者加两胁肋骨下缘刮法;
c.血虚血瘀加血海、脾俞点压;
d.气血两亏者加腿部之三阴交穴砭震振法。
4.方义
神阙为腹中央穴,指振可以疏通气机,调和冲任;十七椎是调理痛经的经验穴。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脾、肝、肾;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足太阴经循于少腹部,阴郄穴治血证,可调血通经止痛。
【医案举例】
张小姐 23岁 大学生 2004年6月
痛经6年余,每行经腹痛难忍,色暗量少,恶心干呕,晕厥多次,影响学业。
体形正常,面色 白。双胁胀痛,经前乳胀。纳差、眠差、大便溏泄,小便正常。舌淡胖,边红,无瘀点,脉弦滑。
辨证:肝郁气滞、脾虚痰湿。
立法:疏肝理气,健脾化痰,祛湿止痛。
砭术(相关链接:《砭石使用》)调理:脾之大络擦法,中脘,神阙、气海振法;期门、行间、公孙、三阴交、肝俞、脾俞点压。每次30分钟,每周2次。调理4次后月经来潮,色红量正常,未发生腹痛,无晕出现,正常上课。继续气海、关元守法,每日8小时,连续20日。后行经未再疼痛,乳胀症消。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砭石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