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月经来潮前一周至行经期头痛,影响正常工作和睡眠。
【病因病机】
多由于紧张情绪,工作劳累,过度思虑造成头部气滞、血虚或瘀血而导致气血逆乱、瘀阻脑络。
【诊断】
前额痛及前头痛为阳明经证;偏头痛或两侧头痛为少阳经证;后头痛是太阳经证;头顶痛为厥阴经证。胀痛是气滞,刺痛是血瘀砭石,闷痛为湿滞或痰浊,空痛为血虚。
【辨证】
气滞血瘀,气血亏虚,肝胆有热,湿滞痰阻。
【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
1.治则:补益气血,疏肝清热,活血祛湿。
2.基本操作(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及处方
a.神门、百会、膻中点压,太冲、三阴交点刺;
b.大椎及大杼周围刮法;
c.肩井拍法;
d.头维、印堂、风池刮法。
3.加减
a.阳明经头痛加攒竹、鱼腰至丝竹空自内向外刮法;
b.少阳经头痛加角孙、太阳、完骨、头临泣、外关点刺;
c.太阳经头痛加申脉、昆仑点刺,加背部膀胱经刮法;
d.厥阴经头痛加行间、太溪、涌泉点压。
4.方义
神门是心经原穴,镇静宁神;百会位于头顶,为督脉入脑之穴,可安神宁志;膻中属任脉,八会穴之气会,可理气机;太冲是肝经原穴,可疏肝解郁养血;三阴交是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经交会穴,健脾摄血、补肝益肾,是治妇科疾患要穴。大椎、大杼能使头部血液循环加速;肩井拍法调理头痛尤效;头维、印堂、风池从三个方位疏解头痛,活血益气,达到调理目的。然后通过疼痛部位的不同,取相应的经络、腧穴进行操作。
【医案举例】
李小姐 22岁 大学生 2004年8月
经前及行经第1日头痛2年余,影响听课。头痛性质为胀闷痛,病位在头顶及两侧,有时有刺痛,恶心,目胀,纳呆。便干结,舌红苔少,脉寸滑、关弦、尺弱。
辨证:气滞血瘀,少阳、阙阴经头痛。
立法:理气活血,通经疏络。
砭术(相关链接:《砭石使用》)调理:足厥阴、足少阳经下肢段砭震振法。行间、太溪、太阳、角孙点压;头维、百会、风府、大椎刮法。期门及周围砭球滚法;风市拍法。每次20分钟,每周2次。调理5次后月经来潮,经前及行经时未发头痛,且大便通畅。次月继续调理,后症状(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消除,头痛症愈。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砭石 经前期头痛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