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在五旬以上之人多肾气不足,血气渐亏砭石,加之长期劳累,又因肩部露卧受凉,寒凝筋膜或风寒湿邪侵袭,劳损为外因,血气虚弱,血不荣筋为内因,少数患者可因外伤而诱发,如肱骨外踝骨折,肩关节脱位,上肢骨折若固定时间太长或在固定期间不注意肩关节功能锻炼,亦可发生。
二、临床表现:
1、有肩部疼痛,不能卧于患侧,可多见于肱二头肌腱沟部,三角肌前后缘,或冈上肌附着点等,不同程度的压痛。
2、活动受限,局部活动逐渐受限,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尤其上臂外展,上举及过度内旋手背触腰背时明显,严重患者穿衣梳头、洗澡等活动均出现障碍。日久,肩部活动几乎完全丧失而成“冻结状”。
3、肌肉萎缩,在病程久者出现病疾,被动肩部肌肉普遍萎缩,三角肌尤为明显。
三、诊断要点:
如无外伤史患者,初期肩部周围微有疼痛,常不引起注意,1—2周后疼痛渐增,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开始受限,因外伤而诱发者,外伤后肩关节外展功能迟迟不能恢复,且肩周疼持续不愈,甚至转而加重。
探察肩部并无肿胀,肩前、后、外侧均可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被动继续外展时,肩部随之高耸。此时一手固定住肩胛下角,一手将患肩继续外展时,可感到肩胛骨随之向外上转动,说明肩关节已有粘连。重型患者肩臂肌肉萎缩,尤以三角肌为明显,疼痛较重,夜间尤甚,外展及内旋、外旋均有严重限制,病程一般在一年以内,较长者可达2—3年。部分肩关节患者可自行痊愈,但时间较长,痛苦较大,功能恢复不全,积极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可缩短病程,加速痊愈。
四、砭石调理:
患者正坐,术者用右手的拇、食、中指对握三角肌束,作牵引以放松上肢肌筋,一般隔日砭石调理一次连续2—3月。
1、温经散寒、扶阳通络:使用(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泗滨浮石(泗滨砭石)的砭板侧缘的物性;极远红外线作用(请进入砭石养生中的砭石医案栏目浏览更多内容)于肩部产生的热效应以温经散寒,扶阳通络,施从颈部斜方肌向冈上肌的肩部三角肌前侧后顺肌纤维走行,施刮法,3—5刮法。
2、缓拘疏筋手法:将患者肘平放置术者膝上托平肩关节,右手握砭擀锥施擀滚法按上述程序从上向下,从前向后擀(滚)3—5次,以缓解肌肉拘急。
3、解痉手法(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如找到肌束拘急条索状物或肌肉痉挛,可用复式砭板的角从条索状物两头轻缓揉弹拨。弹拨时患者可感到剧痛,随着弹拨可缓解痉挛肌肉,可使疼痛逐渐痛减轻,加大弹拨力度。
4、理筋法:用复式砭板。由上到下施加压的推法,仍按上述顺序施砭术(相关链接:《砭石使用》)技法操作(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
5、分筋法:如发现由于肌膜损伤导致筋膜与肩关节囊粘连者,采用复式砭板尾角或拳式砭具指部在粘连的筋膜间作左右剥离的分筋法。
作砭石在弹拨和分筋时,患者在实施手法可引起剧烈疼痛,因此施手法以较柔和砭术技法,以患者耐受为度。施各种技法时术者手握患肢较好被动,做上肢肩部的外展,前屈后伸,上举后旋等动作相配合,以提高砭石技法的疗效。
五、肩关节功能运动:
调理后鼓励患者回家坚持肩关节做外展后伸后旋前旋动作。由于锻炼时会引起患者疼痛,因此须消除患者疑虑,说明锻炼肩关节的活动的重要性,每日多锻炼,如用患肢梳理头发或触摸健侧耳轮和爬墙。调理后肩关节动作越多,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肩周炎 砭石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