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本图左侧半皮肤上标示了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和督脉的外行径路以及与各经脉(砭石使用结合穴位效果更佳,详情请看砭石养生栏目)相连的穴位(砭石使用结合穴位效果更佳,详情请看砭石养生栏目)。此外,并选标了一些经外奇穴和新穴。
右侧皮肤、皮下筋膜切除,显示腰、背部之深筋膜和主要的皮神经、皮静脉。
图注
1.颈神经后支 3.胸神经外侧皮支 5.骶神经后支 7.髂腹下神经外侧皮支
2.胸神经后支 4.腰神经后支 6.臀上皮神经 8.臀下皮神经
•附•躯干部常用穴
大椎(督脉,见图二,五,十七砭石,十八,三十二,三十三)
位置:第七颈椎和NO.I胸椎棘突之间。如第七颈椎棘突不明显,可让患者转动颈部,较下一个能动的棘突即第七颈椎棘突,约与肩相平。
针法:俯首,双手托腮取穴,直刺8分~1.5寸。进针宜慢,勿刺过深。针感酸、胀,向背部扩散。
灸法:艾炷灸3~7炷,艾条灸20分钟左右。
局部层次解剖结构:皮下有第八颈神经和NO.I胸神经后支;深部有棘上韧带、棘突间韧带、黄韧带;再深则进入椎管,有脊髓被膜和脊髓。切勿刺入椎管,严防刺伤脊髓。
主治:发热,痢疾,支气管炎,哮喘,神经衰弱,大脑发育不全,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精神病,项强。有整体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作用(请进入砭石养生中的砭石医案栏目浏览更多内容)。
心俞(膀胱经,见图二,三十二,三十三)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针法: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5分~1寸,直刺3~5分。针感酸、胀。
灸法:艾炷灸3~5炷,艾条灸10分钟左右。
局部层次解剖结构:皮下有第五胸神经后支,深部层次和针刺注意事项同肺俞穴。
主治:心脏疾病(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神经衰弱,癫痫,失眠,胸胁痛,产妇乳汁不足。
肝俞(膀胱经,见图二,三十二,三十三)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针法: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5分~1寸,直刺3~5分。针感酸、胀。
灸法:艾炷灸3~5炷,艾条灸10分钟左右。
局部层次解剖结构:皮下有第九胸神经后支;深部为背阔肌、下后锯肌和骶棘肌。如再深刺则易穿过胸后壁而进入胸膜腔,故针刺不宜过深,以免产生气胸。
主治:肝胆疾病,胃病,眼疾,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肾俞(膀胱经,见图二,三十二,三十三)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针法:直刺1~3寸。针感酸、胀,有时向臀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3~5炷,艾条灸10分钟左右。
局部层次解剖结构:皮下有腰神经后支,深部为腰背筋膜、骶棘肌、腰神经和腰动脉分支;再深则穿腰大肌而入腹腔(腹膜后间隙),贴腹后壁有胰、十二指肠、下腔静脉等器官,故不可深刺,以免刺伤这些结构。
主治:头晕,耳鸣,耳聋,神经衰弱,肾疾病,输尿管结石,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过多,遗尿,尿潴留,高血压,腰痛,下肢瘫痪。
[进入“养生保健”栏目,了解更多砭石养生知识]
【标签:躯干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