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菌痢症状与急性肠炎相似,但多有里急后重,大便量少呈脓血或粘液状。那么急性肠炎与痢疾应该怎样调理呢?中医砭石刮痧疗法是你好的选择!
二者在砭石刮痧术调理时,采用的穴位、经络基本相似,均以督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络穴位为主,常用的穴位及位置如下: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大杼:NO.I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神堂: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天枢:脐旁2寸。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上巨墟:足三里穴下3寸。
阴陵泉: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
曲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委中:横纹中点。
合谷(虎口):手背NO.I、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简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
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椎穴属于督脉,督脉有总管、统率的意思,行于背部正中,其经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大杼、膏肓、神堂穴则属足太阳膀胱经,太阳者,天之巨阳也,膀胱与表气相通,“腠理毫毛其应”,外邪侵袭,首当其冲。
基于上述原因,调理时首先刮拭的穴位是大椎、大杼、膏肓俞及神堂,配合刮拭的穴位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曲泽及委中。腹痛甚者加刮合谷、三阴交;恶心、呕吐加刮内关;发热加刮曲池;里急后重加刮关元俞。
凡刮拭出现紫块瘀点的穴位,7天后才能刮拭,其他穴位可刮拭1~2次。
因砭石有一奇异的能量场,作用在人体可产生红外热像并循经而行。磨擦或敲击砭石可发出极丰富的超声波脉冲。正品砭石无放射性,对人体无害,并含有三十几种微量元素,其中锶的含量甚高。砭石接触人体表皮,在“微循环检测仪”监视器的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血管及毛细血管中迅速加快的血液流动状态。饮用泗滨浮石浸泡水可降低血中的甘油三脂、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的调节高脂血症作用。
[进入“砭术基础”栏目,了解砭术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标签:砭石 肠炎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