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勾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
正常腹腔内脏位置的固定主要靠3个因素:
1、横膈的位置和膈肌的活动力。
2、腹肌力量砭石,腹壁脂肪层厚度的作用(请进入砭石养生中的砭石医案栏目浏览更多内容)。
3、邻近脏器或某些相关韧带的固定作用。
凡能影响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过于松弛等,均可导致下垂。
发病机制。
由于病因及原发性疾病(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和体质的不同,其肌力低下的程度、韧带松弛的程度存有一定的差异,其下垂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如无力型者往往伴全身脏器下垂,其悬吊、固定脏器的组织韧带全部为低张力。而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久卧少动者,往往是腹肌张力下降,膈肌悬吊力不足和胃肝韧带松弛为主,常不合并全身脏器下垂。
胃下垂可以用砭石疗法结合中医砭术(相关链接:《砭石使用》)对此症进行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具体的砭石调理方法:
1.治则: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2.基本操作(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及处方
a.使用(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砭砧阔面在中脘、气海穴施以振法;
b.督脉自大椎穴至长强穴熨法;
c.脾之大络砭磙滚法;
d.胃俞、脾俞、足三里点压;
e.百会、中脘穴守法。
3.加减
满闷、恶心加公孙、内关点压和降胃气。
4.方义
中脘为胃之募穴配背部胃俞、足三里共同补益胃气;气海、脾俞可健脾益气,补中和胃;督脉、百会、脾之大络共同升阳举陷、益气固脱。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胃下垂 砭石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