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疼痛是其主要表现,表现为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的性质有以下特点: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呈间歇性发作,在无外界任何刺激的情况下砭石,患牙发生剧烈疼痛,早期疼痛发作时间短,缓解时间较长,随着病情发展,晚期则疼痛发作时间长,缓解时间较短,乃至较后无缓解期;夜间疼痛比白天重,特别是平卧时更显著;早期冷、热刺激均可引起疼痛加重,晚期冷刺激不但不激发疼痛,反而使疼痛暂时缓解,故临床常见患者口含冷水或吸冷气以减轻疼痛牙疼
牙疼与三叉神经痛的鉴别:三叉神经三个分支分布在额部、上颌部、下颌部的皮肤以及上下牙龈。三叉神经痛常常表现为上下颌、颜面部痛甚至牙疼,及时鉴别牙疼和三叉神经痛对于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简单鉴别:
1、止痛效果
如果服用普通止痛药后,牙疼不见好转,则可排除是牙齿炎症性的疼痛,而是神经疼痛。
2、局部表现
牙齿上可发现龋洞、牙周炎等相关炎症引起牙疼为持续性发作,受冷热刺激会病情加重。牙齿无上述表现却依然疼痛难当,则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引起。
3、疼痛性质
牙齿炎症引起的疼痛一般会表现出持续性的疼痛,而三叉神经痛在发作时时常无先兆,而是突然闪电样犹如刀割、烧灼、针刺、电击般的疼痛,剧烈难忍,通常持续几秒钟,每天发作几次,让人难以忍受。有时可找到“扳机点”,即触发点,刺激这些点可引起疼痛发作,但发作刚过去,再刺激“扳机点”则不引起发作。
中医砭石疗法在实践中越来越得到应用,我们给您推荐两种根据病因不同的调理方法。
一、实火牙痛
(一)症状(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
表现为牙痛甚剧,牙龈红肿,兼口臭口渴,便秘。
(二)砭石调理方法
(1)选穴 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二间
(2)定位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砭萃网。
合谷:在手背,NO.I、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二间:微握拳,食指桡侧缘,第二掌指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点揉下关、颊车,再刮前臂合谷、二问,较后刮足背部内庭。
(4)刮拭方法 泻法。先点揉下关、颊车穴,用力宜重。再刮手部合谷和二问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较后重刮足部内庭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二、虚火牙痛
(一)症状
表现为牙痛隐隐,时作时止,常在夜晚加重,呈慢性轻微疼痛,齿龈松动,咀嚼无力。
(二)砭石调理法
(1)选穴 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
(2)定位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NO.I、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行间:NO.I、第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3)刮拭顺序 先点揉头面部下关、颊车,再刮手部合谷,然后刮太溪、行间。
(4)刮拭方法 补法。先点揉下关、颊车穴,用力宜重。再刮手部合谷穴,重刮, 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较后重刮足部太溪、行间穴,用刮板角部 ,重刮,30次,出痧。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牙疼 砭石 调理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