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大多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感染细菌或病毒所致,起病急,以咽痛为主要症状(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慢性扁桃体炎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所致,表现为咽部干燥砭石,有堵塞感,分泌物粘,不易咳出,口臭,其反复发作可诱发其他疾病(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如慢性肾炎、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因此须积极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患者平时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及时调理附近组织的疾病,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一旦本病成为诱发其他疾病的病灶,或有其他手术指征时则应考虑手术调理。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乳蛾”的范畴,急性扁桃体炎相当于“风热乳蛾”,慢性扁桃体炎相当于“虚火乳蛾”。风热乳蛾多因气候骤变,寒热失调,肺卫不固,致风热邪毒乘虚从口鼻而从侵喉核,或因过食烟酒等,脾胃蕴热,或因外感风热失治,邪毒乘热内传肺胃,上灼喉核,发为本病;虚火乳蛾多因风热乳蛾或温病之后余毒未清,邪热耗伤肺阴,或因素体阴虚,加之劳倦过度,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蒸喉核,发为本病。
砭石刮痧(相关链接:《刮痧的方法有哪些》)调理扁桃体发炎: (一)症状 初起为风热外袭所致,其临床表现特点为: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伴发热重,恶塞轻,头痛口渴,咽喉疼痛剧烈,可放射至耳部或颈部,吞咽困难,有堵塞感,声音嘶哑,扁桃体肿胀明显,或有黄白色脓点,大便秘结,口干喜饮。
(二)调理方法
(1)选穴 大椎、曲池、合谷、天突、翳风、太溪。
放痧:内庭、少商、鱼际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在手背,NO.I、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少商:在手拇指节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NO.I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NO.I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3)砭石刮拭顺序 先重刮颈部大椎,耳后翳风,刮颈前天突,然后刮前臂曲池,刮手部合谷,放痧少商、鱼际,较后刮太溪,放痧内庭。
(4)砭石刮拭方法 补泻兼施。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颈后翳风穴,用力宜轻容,出痧为度。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 30次。然后刮上肢外侧曲池穴和手部合谷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少商、鱼际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砭石使用结合穴位效果更佳,详情请看砭石养生栏目),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人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较后重刮足部太溪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在内庭穴以同法操作(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放痧。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扁桃体发炎 嗓子疼 砭石刮痧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