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好处不仅可以促进乳房发育,而且可以调理产后缺乳。妇女产后在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现代医学认为,产后缺乳与乳腺发育不良,或分娩出血过多,或授乳方法不正确,或过度疲劳,或恐惧,心情不愉快等因素有关。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对提高新生儿和婴儿的免疫能力十分重要,若乳汁不足会影响到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出现产后缺乳应当积极调理,专家建议采用中医砭石刮痧的方法调理缺乳。[扩展阅读:砭石缓解产后乳房涨满疼痛]
产后缺乳的症状:表现为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而无胀感,面色少华,神疲食少。
中医砭石刮痧调理方法
1、砭石用具:砭石刮痧板、砭石T型锥、砭石梳子等(任选其一)
2、选穴:少泽、足三里、膻中、乳根、脾俞(如图)。[扩展阅读:中医常用保健穴位]
3、取穴
少泽: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乳根: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顺序:用刮痧板刮背部脾俞,再刮胸部膻中、乳根,然后刮前臂少泽,较后刮下肢足三里(如果用砭石梳子则用背面代替刮痧板)。
5、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脾俞穴,宜用砭石刮痧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出痧为度。再分别刮拭胸部膻中穴和乳根穴,不宜过重,30次,出痧为度。然后刮手部少泽穴,重刮。较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重刮,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病例
张XX,26岁。足月产后5天内斗乳汁点滴不下,表现症状为“乳房无肿胀感,面色黄白,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采用中医砭石刮痧调理,取少泽、足三里、膻中、乳根、脾俞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按上述步骤进行调理,每周2次。第二次治疗后当天乳下,5天后泌乳量增多,10天后乳汁足。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产后缺乳 砭石刮痧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