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哮喘发作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多因痰饮内伏,风寒袭肺,痰湿壅阻,肺失宣降所致。由于肺气根于肾,哮喘日久,肾气虚衰,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的表现。
中医砭石调理哮喘具体方法:
1.治则:温肺散寒,止哮平喘,清肺热,补脾肾。
2.基本操作(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及处方
(1)实证
a.肺俞、中府、孔较、列缺、尺泽、定喘、丰隆穴点压;
b.天突经膻中至鸠尾段划法;
c.手阳明经上肢段拍法。
(2)虚证
a.肺俞、膏肓、气海、肾俞、足三里点压;
b.太渊、太溪点刺;
c.太阴皮部刮法。
3.加减
风寒加风门点压;痰热加大椎及周围刮法;肺肾阴虚加关元指振法;潮热盗汗加阴郄、复溜点压。
4.方义
取肺之俞、募穴肺俞、中府调理肺脏气机、止哮平喘;孔较为肺经郄穴,主急性发作性病症,肃肺化痰,降逆平喘;列缺、尺泽,手太阴经穴络穴配合,共同宣通肺气;定喘为止哮平喘的经验穴;丰隆为豁痰要穴;天突降逆顺气、祛痰利肺;膻中为气之会穴,宽胸理气,舒展气机;膏肓可培补肺气;气海、肾俞补之以纳肾气,肺肾气充,则上有主而下能纳;气机升降才能和顺。取足三里调和胃气,以资生化之源。肺原太渊、肾原太溪,补二穴以充肺、肾真源之气。实取手阳明拍法以清肃肺气;虚取太阴皮部以补肺、脾之气,均为调理阴阳之举。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砭石 中医 哮喘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