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 广州
摘要:
目的:观察砭石调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综合组、中药组和对照组,综合组49例采用砭石热熨背部、中药汤剂以及西医常规调理,中药组48例采用中药汤剂配合西医常规调理,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常规调理。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综合组89.80%,中药组85.42%,对照组72.92%。综合组及中药组血气分析指标、肺通气功能指标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纳入砭石疗法的中西医结合调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呈进行性进展,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慢性疾病和死亡原因,居当前死亡原因的第4位,据who预测,到2020年,copd将居世界经济负担的第5位。copd急性加重期是指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和痰出现超过日常基础状态的变化、需对调理进行调整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患者症状较重、病情复杂,单纯一方一药很难满足临床调理要求。因此,我们采用中药汤剂、砭石热熨的中医综合调理方案,并结合常规西药调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调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药敏前根据经验选择β-内酰氨酶类药物或氟哇诺酮类药物。解痉平喘:氨茶碱0.25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2次。化痰:氨溴索30 mg,每日3次。
综合组:
1、砭石热熨背部使用两块长20cm、宽10cm的砭石,加热至40 ℃左右,热熨背部(第二胸椎开始)20 min,每日2次。
2、中药汤剂口服(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陈皮5 g,法半夏10 g,茯苓15 g,甘草5 g,白芥子10 g,莱菔子10 g,苏子10 g,桔梗10 g,水煎服,每日1剂。
3、西医常规调理(同对照组)。
中药组:
1、中药汤剂口服(同综合组)。
2、西医常规调理(同对照组)。
讨论:
copd病机涉及多个脏腑,其急性加重期病机更加复杂,一般认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气虚气滞是主要病机特点,瘀毒痰胶滞不解是其重要病理特征。cop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炎症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应激等多个环节,并表现为全身反应,影响多脏器,故其调理一直是医学界一个棘手和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调理copd越来越受医学界的重视。中医药在“咳嗽”、“喘证”、“肺胀”等疾病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copd的发病实为“阴阳失衡”的体现,是本虚标实的表现,西医的解痉、平喘、抗感染等对症调理是针对“标”,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本”的问题,目前医学上尚无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中医“调理阴阳”的治病方式,可帮助作为有机统一整体的人体重新建立平衡,辨证施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本研究中,我们根据copd的病机特点,以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作为内服中药,并创新性地引入砭石热熨疗法,内服重在祛邪,外用重在扶正祛寒湿,内外合用可平阴阳。人体背部属阳,督脉行于背部,为“阳脉之海”,且肺俞、脾俞位于胸背部,选择胸背部作为砭石外熨的作用点,有补阳气、祛寒气之功。
本研究在辨证口服中药汤剂的同时加用砭石热熨背部,同时配合西医常规调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综合组及中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调理后的pao2及 paco2、肺功能(fev1、fev1/fvc)调理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较皆有显著差异;而综合组与中药组比较,临床显效率有显著差异,其它的结局指标虽无显著差异,但综合组皆优于中药组。说明纳入砭石疗法的中西医结合综合调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进入“对症施治”栏目,了解更多砭石调理病症]
【标签:砭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