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刮痧的方法与步骤:
一、每天刮拭全头1至2次。
因头皮部分有毛发覆盖,为达到刺激效果,宜用刮板凸起面边缘大力刮拭。
侧头部:奇穴——双侧太阳。
胃经头维至耳前鬓角处为起始边,从前向后下方刮至后颈际处。
头顶部:督脉——百会,向四周放射状刮拭。
前后头部:以百会穴为界,将头顶部分为前后两部分。先由顶至前额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再由顶至后颈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胆经——双侧风池。
头部全息穴位:以厉刮法刮拭头部各全息穴区。
加强手法:用刮板角重点加强太阳、头维、百会、风池。
作用与机理: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人体的所有阳经都上达于头部。因此每天刮拭全头,可以畅达全身的阳经,疏通全身的阳气。阳气通达,则人体精力旺盛,能迅速消除疲劳,并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感冒。西医认为,头部为中枢神经所在,大脑皮层分布有语言、视、听、嗅、味觉及管理内脏活动的中枢,还有全身各部位的感觉、运动中枢。头皮部位有以上各神经中枢的投影区。刮拭全头,不仅直接刺激头部神经末梢,松解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头部的微循环,还可以调整、增强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调理脑动脉硬化、脑中风、中枢性感觉、运动障碍、神经衰弱、各种头痛、眩晕症、精力减退等病症,还可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
二、定期刮拭颈、肩、背、腰部有关经穴。
一般l至2周用调理刮痧法刮拭1次。
颈肩部: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
背腰部:督脉——大椎至长强。
膀胱经——双侧大杼至白环俞。
夹脊——与督脉大椎至腰阳关相平行的双侧夹脊。
作用与机理:督脉有总督一身阳经的作用,在靠近督脉内侧的膀胱经上有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是经络、脏腑在膀胱经上的反应点,刺激这些俞穴对经络、脏腑有良好的调控作用,还可使经络及五脏六腑的秽浊之气泄排于外。经常刮拭这些部位,及时清理经络及五脏六腑的代谢产物,就可调整经络、脏腑的功能,排除隐患,保持体内环境恒定。脊椎是人体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配内脏与四肢的神经均从脊椎发出,脊椎部位的病变可以引发多系统、多部位发生病理改变,经常刮拭夹脊穴及督脉可以有效的调理脊神经,对全身各系统的病变有良好的调理和预防作用。
幼儿及青少年经常刮拭背腰部的督脉、夹脊穴及膀胱经,有助于健脾养胃,增进食欲,改善营养不良,促进生长发育。
三、每天刮拭胸腹部1至2次。
胸部:任脉——天突至膻中。
两侧——以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两侧沿肋骨走向刮拭。
腹部:由上至下,自左向右依次刮拭。
作用与机理:胸腔为心肺所在,腹腔为肝、胆、脾、胃、大肠、小肠、肾、膀胱及内生殖器官所在。刮拭胸腹部,即刮拭这些脏腑在体表的投影区。根据全息理论,刮拭体表的投影区即可调理脏腑的病变。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胸、腹部有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的经脉循行,任脉有统领一身阴经的作用,其它经脉各与相应脏腑相关联。刮拭这些部位,可疏通上述经脉,加强新陈代谢,促进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对五脏六腑的疾病有预防和调理作用。
四、每天刮拭12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循行部位1至2次。
12经脉应自肘、膝部刮至指(趾)尖部。
上肢外侧: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曲池至商阳、手少阳三焦经天井至关冲、手太阳小肠经小海至少泽。
上肢内侧∶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尺泽至少商、手厥阴心包经曲泽泻至中冲、手少阴心经少海至少冲。
下肢外侧、后侧∶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犊鼻至厉兑、足少阳胆经阳陵泉至足窍阴、足太阳膀胱经委中至至阴。
[进入“砭术基础”栏目,了解砭术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标签:砭石 保健 刮痧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