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沿着手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
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砭石,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会秉风、肩井、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纵隔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示意图
它的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颈旁,连系耳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直上出耳上方(角孙,会颔厌、悬厘、上关).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
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髎、耳门,会听会),经过上关前,交面颊,到外眼角(丝竹空,会瞳子髎),交于足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焦经的主要病候是: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面颊肿,还有经脉(砭石使用结合穴位效果更佳,详情请看砭石养生栏目)所过部位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的疼痛等。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砭石使用结合穴位效果更佳,详情请看砭石养生栏目)的主治病证是:头、耳、目、胸部、胁肋部、咽喉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三焦经共有23个腧穴:关冲、液门、中渚(zhǔ)、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yǒu)、翳风、瘛(qì或chì)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
本经腧穴具有清热解毒止痛、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脾胃、平肝熄风、利水通经等功效(请进入砭石养生中的砭石医案栏目浏览更多内容)。主治偏正头痛、目痛、耳鸣、齿痛等头面部疾病(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癫痫、多梦等神志病以及热病。
(1)关冲(SJ1) 井穴
【定位】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①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②热病、昏厥。
(2)中渚(SJ3) 输穴
【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第5掌骨间凹陷处。
【主治】①耳聋、耳鸣。②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热病。③手指不能屈伸。
(3)阳池(SJ4) 原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主治】①消渴、疟疾。②腕痛。③耳聋、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4)外关(SJ5)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①热病。②偏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③胸胁痛、上肢痹痛。
(5)天井(SJ10) 合穴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主治】偏头痛、耳聋、瘰疬、胸胁痛、癫痫。
偏头痛实用砭石疗法:
1、砭石刮法,自头顶至发际,轻刮疼痛处。
2、砭石点法,点太阳,角孙,冈池,外美,丰隆。推荐阅读《砭石刮痧有效治疗偏头痛》
(6)臑会(SJ13)
【定位】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主治】瘿气、瘰疬、上肢痹痛。
(7)肩髎(SJ14)
【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不遂。
(8)翳风(SJ17)
【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①耳聋、耳鸣。②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③瘰疬。
(9)丝竹空(SJ23)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眩、眼睑瞤动。②头痛、齿痛。③癫狂痫。
[进入“砭术基础”栏目,了解砭术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标签:手少阳三焦经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