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脉(砭石使用结合穴位效果更佳,详情请看砭石养生栏目),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NO.I、二掌骨间经过合谷,进入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间,即拇指伸出其后凹陷之间(阳溪)砭石,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经上臂外侧前边肌沟(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穴,经脉向后上交会于督脉的大椎穴,向前下人缺盆即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于肺,向下通过横隔,隶属于大肠。其脉气再下行到足三里下的上巨虚穴。
本经的分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1.5寸(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与督脉交会于水沟穴(人中),左边脉向右,右边脉向左,上挟鼻孔旁在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图5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示意图
大肠经的主要病候是:齿痛,颈项肿痛,咽喉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腹痛,泄泻及经脉所过部分的病,如疼痛、热肿或寒冷。
大肠经腧穴主治病证是: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所过部分的病。
大肠经共有20个腧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1iáo)、手五里、臂臑(nào)、肩髃(yú)、巨骨、天鼎、扶突、和髎、
迎香。
大肠经腧穴具有清泻阳明邪热、宣肺理气、调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脾胃、通经活络等功效(请进入砭石养生中的砭石医案栏目浏览更多内容)。可治疗(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头痛、眩晕、面肿、口眼歪斜、鼻渊、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病(更多砭石医案请查看砭石养生栏目);胃痛、腹痛、吐泻、便秘等胃肠疾病;疔疮、疥疮、瘾疹、荨麻疹等皮肤病;神志病以及热病,可进入砭石养生中砭石医案了解实用砭石疗法。
(1)商阳(LI1) 井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耳鸣耳聋、下齿痛、青盲。②中风昏迷。③热病无汗。④手指麻木。
(2)合谷(LI4)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口眼歪斜、痄腮、鼻衄——“面口合谷收”。②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疟疾。③疔疮、痤疮、瘾疹。④腹痛。⑤半身不遂。⑥经闭、滞产。
经闭砭石实用疗法(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养生请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养生栏目):
1.使用(相关链接:《泗滨砭石操作手法》)砭石刮痧板刮背部膀胱径,督脉,刮腰部八髎、长强周围刮两胁肋骨下缘处。
2.砭石腹部振法;
3.用砭石(砭砧)拍叩肩井周围,环跳周围及委中、委阳;
4.使用砭石锥刺足三里、三阴交、行间、解溪。
【附注】孕妇不宜针。
(3)阳溪(LI5) 经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②腕臂痛。
(4)曲池(LI11) 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热病。②半身不遂、手臂肿痛。③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④瘰疬、风疹、湿疹。⑤腹痛吐泻。⑥癫狂。
(5)肩髃(LI15) 交会穴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挛痛不遂。②瘾疹、瘰疬。
(6)迎香(LI20) 交会穴(手足阳明之会)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塞、鼻渊、鼽衄。②口歪、面痒。
[进入“砭术基础”栏目,了解砭术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标签:手阳明大肠经 经络 砭石】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